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8-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 有明确的被告;
(三)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采用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表明了目前绝大多数P2P平台采用电子合同的方式是合法的。
然而,P2P网贷平台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在公民之间的借贷中,如果贷款人未实际提供借款,则借款合同对各方都无法律约束力。此外,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与对方签订的借贷合同无效。对于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借贷行为,出借人面临依法被处以罚款或拘留制裁的风险。对于企业间的借贷,如果不具备从事金融从业资质但实际经营放贷业务并以放贷收益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借款合同应被认定为无效。
最高法院对民间借贷利率提出了24%和36%两个固定量化利率标准,将利率区间划分为司法保护区、自然债务区和无效区三个区域。年利率为24%的部分属于民事法律保护的范围,而24%与36%之间的部分属于自然债务区,超过36%的部分则被视为无效。如果利率超过36%,出借方需要将超过36%的部分返还给借款人。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明知是为违法所得及其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构成洗钱罪。由于网络借贷的资金不受银行监管,P2P平台一般只审核借款人的资金用途,无法核查投资人的资金来源,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洗钱的隐秘、安全和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