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生效的情形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权转让法律知识

债权转让生效的情形有哪些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2-05

 
140604
债权转让又称“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合同内容的合同转让,债权人通过债权转让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权的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那么债权转让的生效情形有哪些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债权转让的生效条件

一、债权转让须有有效的合同存在

债权转让的前提是债权的有效存在。如果以无效的债权或已经消灭的债权进行转让,转让的目标将无效。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二、转让的债权须有可让与性

根据《合同法》第79条的规定,有四种合同权利不得转让。第一类是基于个人信任关系产生的债权和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的债权;第二类是从权利,即从权利依赖主权利的转移,如果将从权利和主权利分开转让,则是不允许的;第三类是根据合同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第四类是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由于债权的特殊性,法律规定了不得转让的情况。

三、债权人与受让人须达成债权转让协议

债权转让是一种处分行为,必须符合民事行为的生效条件。如果债权转移的主体不适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将无效。因此,债权的转让必须通过有效的债权转让协议达成。

四、债权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

关于合同权利的转让,各国的立法有三种不同的规定:

  1. 自由主义:德国民法典认为债权原则上可以自由转让,不需要取得债务人的同意或通知。
  2. 通知主义:我国《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3. 债务人同意主义:法国民法典认为债权转让需要通知债务人或经债务人同意。

五、债权转让必须遵守一定程序

根据《合同法》第87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债权转让如果系法律规定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法律规定了办理债权转让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手续,如果不履行相应手续,债权转让将无效。

延伸阅读
  1. 第三人代理履行和债务转让之间的区别
  2. 债务人财产被别人抵押怎么办
  3. 债权保全需要什么条件
  4. 债权债务抵销算不算无偿转让
  5. 撤销权涉及哪些问题

债的转移热门知识

  1. 债权转让人承担何种责任
  2. 债权转让登报如何收费
  3. 债权转让协议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4. 债务人转移财产应该怎么办
  5. 借贷宝欠条怎么处理
  6. 被逼所写欠条可以撤销吗
  7. 没写借条该怎么要回借款
债的转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