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后其性质发生变化吗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07
债权转让的现象在目前的社会中是十分的常见,另外还有救赎债权的转让是必须要满足相关的法律规定才能够进行,否则是不具备任何的法律效力的,债权的转让还需要很多的手续和资料。那么债权转让后其性质发生变化吗?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吧!
债权转让的法律性质
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权转让后,只是债权人发生了改变,其他任何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债权转让的法律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通知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债权转让并不需要征得债务人的同意,债务人的同意并不是转让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
债权转让的条件
债权转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并且债权转让不改变债权的内容。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基本前提。
- 被让与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9条的规定,有些债权是不得转让的,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产生的债权、专为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存在的债权以及不作为债权的竞业禁止约定等。但是,从权利可与主权利分离而单独存在的债权可以转让。
- 让与人和受让人必须就债权的转让达成协议,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
- 债权的转让必须通知债务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一旦发出,就不得撤销,除非经受让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