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6-22
抵押担保是指借款人将所购自用住房作为贷款抵押物的一种方式。在此情况下,借款人必须将住房的全部价值用于贷款抵押。抵押人和抵押权人之间必须签订书面抵押合同。借款人在抵押期间有责任妥善保管设定抵押的财产,并承担维修、保养和保证财产完好无损的责任。借款人还必须随时接受贷款人的监督检查。在抵押期间,未经贷款人同意,抵押人不得将抵押物再次抵押、出租、转让、变卖或赠与。
质押担保是指采取质押方式的一种担保方式。在此情况下,出质人和质权人之间必须签订书面质押合同。质押合同在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本息时中止。在质押期间,贷款人不得擅自处分设定的质物。如果质物在质押期间受损或遗失,贷款人应承担责任并负责赔偿。
抵押加保证是指在借款人尚未取得所购房屋产权的情况下,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提供具有代为清偿能力的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人作为贷款担保的一种方式。目前,一般要求所购房屋的开发商为担保人。
保证担保是指在借款人无法提供足额抵押或质押的情况下,需要第三方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的一种担保方式。如果保证人是法人,那么他必须具备代为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能力,并在银行开立有存款账户。如果保证人是自然人,那么他的本息必须有固定经济来源,具备足够的代偿能力,并且在贷款银行存有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保证人和债权人之间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如果保证人发生变更,那么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担保手续。未经贷款人认可,原保证合同不得撤销。
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二十一条,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如果保证合同另有约定,那么按照约定执行。如果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那么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
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二十二条,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下,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合同另有约定,那么按照约定执行。
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二十三条,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情况下,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对于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的债务,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二十四条,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那么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对于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变更的主合同,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合同另有约定,那么按照约定执行。
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二十六条,如果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那么债权人有权在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内,如果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那么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根据《担保法规定》第三十条,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一)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情况;(二)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