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06
债之代位权的客体为债务人之权利。然而,并非所有属于债务人的权利都能被债权人代位行使以保全债权。根据立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债务的专属权不得代位行使。
专属权是一种只属于特定主体享有且不可转移的权利。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专属权只能由特定主体享有,其他人不能享有,且该权利也不能转让给他人,这被称为权利归属的专属性。这种专属性取决于权利主体的特定身份。
其次,专属权只能由权利享有者本人行使,不可委托他人代理行使。这种不可代表性质被称为权利行使的专属权。这两个方面的含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专属权的完整内涵。如果缺少其中一项内容,任何一项权利都不能被称为专属权。各国民法都明确规定,专属权不得让与,也不得继承。正是因为这一点,专属权被排除在债的代位权的客体范围之外。
从民事权利的范围来看,专属权包括人身权和具有人身性质的财产权,例如受赡养权、退休养老金请求权、保险受益人受益权、人身权受侵害之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因此,除了上述权利之外的其他权利,无论是请求权(物权之请求权、债权之请求权),还是形成权(选择债之选择权、债权人之代位权、债权人之撤销权等),抑或是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等),债权人均可代位行使。
需要注意的是,债权人代位权的客体是债务人的权利,因此仅限于权利内容的一项权能,债权人不能代位行使。例如,如果债务人拥有一套空房屋未出租,债权人不能将其出租以增加债务人的财产来偿还债务。因为债权人代位权的客体是债务人享有的一项权利的整体,而不是一项权能。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该房屋仍然由债务人控制支配,是债务人行使所有权的一种方式,不能说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
另外,接受遗赠的表示权是否接受遗赠的表示权,由于与特定主体的人身有关,在现代社会中,人格身份重于财产权并受到法律的优先保护。同时,接受遗赠的权利是法律上的一种可能,因此债权人不能代位行使。当然,当债务人表示接受遗赠后,接受遗赠的财产则可以由债权人代位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