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28
债权人的代位权行使方式包括诉讼方式和径行方式。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行使代位权,这是出于我国国情的限制性规定。这样的规定有效地防止了债权人滥用代位权,随意处分债务人的财产,侵犯债务人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以及避免了因代位权行使而引发的纠纷。
立法上的主要依据是,债权人的代位权与债权人的撤销权不同。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现有的权利,对债务人及第三人的影响较小,因此法律对其行使方式进行了限制。此外,径行方式的行使便于操作,减少了诉讼的需求,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从立法上来看,像日本等传统民法国家规定代位权可以通过诉讼和径行两种方式行使。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不仅限于裁判上的行使,也可以在裁判外行使。
立法上的主要依据是,为了防止债权人滥用代位权,任意处分债务人的权利,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行使过程中产生争议,以及保证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所获利益能在各债权人之间合理分配,应当设立严格的法律程序,规定代位权必须通过诉讼方式行使。从立法上来看,法国、意大利和我国都采用了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