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1-07
(一)担保
担保合同中的履行条件
定金合同的履行条件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定金合同是一种实践合同,在定金交付时生效。然而,这种规定存在不合理之处。给付定金的一方可能会产生以下误解:“既然定金在实际交付时生效,那么,不履行定金合同也不构成违约,因为定金合同未生效,违约责任不能产生于没有一效力的合同。”实际上,如果定金合同成立后,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即不交付定金),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定金合同不会生效。然而,定金作为一种担保方式,其支付只有在主合同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履行义务之前才有意义。也就是说,定金合同的履行先于接受定金的一方履行主合同的义务。因此,当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有权中止履行合同,并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抵押合同的履行条件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以法定财产抵押,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然而,如果抵押人(债务人或第三人)不希望抵押合同生效,他们可能会选择不去或者阻挠抵押物登记,以逃避责任。甚至还有可能主张抵押权人履行合同义务。在主合同中,抵押权人是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否则他就没有必要要求设立抵押。当债务人或第三人拒绝抵押合同登记,使抵押合同不生效时,抵押权人有权拒绝履行自己主合同的义务。这种拒绝履行即是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为。
质押合同的履行条件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动产质押合同在动产交付时生效。当质押人(债务人或第三人)与质权人订立动产质押合同后,质押人可以通过不交付标的物的方式来撕毁质押合同。质权人作为主合同中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应当有相应的救济措施。他可以采取自助的手段,即暂停履行主合同的义务,行使先履行抗辩权。这与不交付定金、不办理抵押物登记而行使履行抗辩权的道理是一样的。
担保合同的生效问题
在担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不采取积极的行动使担保合同生效,能否认定为违约行为呢?一般认为,合同仅仅成立而尚未生效,不能认为构成违约责任,而只能构成缔约责任。然而,从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来看,担保合同的生效是主合同债务履行的前提。如果担保合同不生效,主合同的履行就失去了保障。因此,当事人不使担保合同生效,如不交付定金、不交付质押物、不办理抵押登记等,可以视为违约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