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1-22
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限内不向义务人积极主张其债权,时效期限届满后,即不能再请求强制义务人履行债务。如果权利人提出该请求,则债务人即享有时效完成抗辩权,拒绝权利人的请求。此时,权利人虽然仍有债权请求权,但是义务人可以永远地反复地行使抗辩权,使权利人的债权无法通过行使请求权来实现。
1、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由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的责任。根据《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根据《侵权责任法》第29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债权人过错
债权人过错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或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是由于债权人的原因造成的。根据《民法通则》第131条的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合同法》第58条也规定,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3、已过时效期限
所谓时效是指诉讼时效,也称为消灭时效。诉讼时效是指在法定期间内,权利被侵犯者不行使权利,使其丧失胜诉权的法律制度。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第135条和第136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4、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
民事法律中存在着“协议免责”的概念,即受害人和责任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协商一致,同意免除责任人的责任。协议免责可分为事先免责和事后免责。在《合同法》中,免责条款受到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