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约定债权不得转让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能否约定债权不得转让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3-26

 
137952
我国民法对债权人享有的权利作出了规定,债权人享有的权利是比较多的,其中就包括实现债权和转移债权的权利,而债权转让是需要一定程序和条件的,那么能否约定债权不得转让?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能否约定债权不得转让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禁止债权让与。然而,各国立法对于这种特约的效力持不同态度。法国民法认为这种特约无效,日本民法认为其有效,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意大利民法和台湾地区民法也有类似规定。美国统一商法典明确禁止设立限制债权转让的条款。

债权转让的效力问题

我国《合同法》第79条已明确确认禁止债权让与特约的法律效力。然而,如果当事人违反了禁止转让协议,债权的转让是否有效呢?由于债权通常具有非公开性,第三人并不知道其内容。禁止转让协议也是如此,作为受让人的第三人常常并不知道原债权债务人之间订立了转让协议而仍然与债权人达成转让债权的协议。因此,关键是要确定该第三人是否为善意。如果是善意第三人,理应受到法律保护。

债权转让的形式要件

关于债权转让的形式要件,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均未明确规定,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债权转让为不要式合同,既可采取口头形式也可采用书面形式。另一种观点认为,法律对债权转让形式应有特别要求,规定债权转让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从我国现行法规定来看,《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和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可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及其他形式。对于债权转让合同未在合同法及其他任何相关法律规定中作出特别形式的要求,那么它就可以依一般原则采取法律允许的任何形式,而不一定非采取书面形式不可。

然而,在保理中,由于涉及多方当事人和多种权利冲突,应收款转让债权让与应要求供应商和保理商订立书面协议,以确保交易安全。

延伸阅读
  1.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
  2. 共同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
  3. 抵押合同是否要约定期限,法律上如何认定
  4.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项下的债权是否可以转让
  5. 销售代理合同的债权能转让吗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借款抵押纠纷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
  2. 债务人无偿赠与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
  3. 个人间借款的法律注意事项
  4. 如何查找欠债人的财产
  5. 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期限是多长
  6. 暑假工试用期有工资吗
  7.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原则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