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不知债务人借新还旧怎么办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务人法律知识

债权人不知债务人借新还旧怎么办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0-21

 
137688

债权人不知债务人借新还旧怎么办

借新还旧是一种民事行为,对于商业银行和借款人是否进行了借新还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首先,需要查明借款人在客观上进行了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的行为。其次,还需要证明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主观上的共同意思表示或意思联络。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认定借新还旧行为的存在。

借款人的行为相对容易证明

从司法实践来看,借款人通过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的行为相对容易证明,一般争议较少。但是要证明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共同意思表示则较为困难。因为如果双方没有以明示的方式表达意思,很难提供证据证明共同意思表示的存在。

推定方法的应用

在没有证据证明共同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推定方法。根据人民法院的经验总结,以下具体情况可以推定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借新还旧的共同意思表示:

  1. 款项实际上并没有贷出,只是更换了贷款凭证;
  2. 借款人在短时间内归还了贷款,例如上午贷出款项,下午就归还了;
  3. 新贷款恰好等于旧贷款本息之和,借款人在较短时间内归还了旧贷款。

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共同意思表示是借新还旧成立的要件。因此,以下两种情况不能简单地认定为借新还旧:

  1. 借款人单方面决定将借款用于偿还旧贷款;
  2. 商业银行单方面决定扣收借款人的借款用于还贷。

如果无法证明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共同意思表示,并且无法进行推定,就不能将其视为借新还旧行为。

借新还旧的效力问题

借新还旧的效力问题是商业银行和借款人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借新还旧主合同的效力,还会影响对借新还旧的担保合同的效力。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借新还旧行为没有被禁止或限制,也没有证据表明其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如果借新还旧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话,应当认定为有效。

1999年1月召开的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庭庭务会认定借新还旧行为有效。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9月25日公布并施行的《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第九条承认了借新还旧的合法性。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8日公布并于2000年12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九条确定了借新还旧的合法性。

延伸阅读
  1. 公司债务重组的具体方式
  2. 函号:
  3. 通告和公告
  4. 案情回顾
  5. 债权转让的无效情形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公司注销时的债权债务是否可转让
  2. 意思主义和物权变动
  3. 个人间借款的法律注意事项
  4. 不知情的情况下高利贷担保受法律保护吗
  5. 如何查找欠债人的财产
  6. 暑假工试用期有工资吗
  7.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原则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为逃避债务恶意转移财产(有偿)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债务人跑路了该怎么办
  4. 对利息偿还期限约定不明的借款
  5. 借贷担保中的人保与物保并存的纠纷
  6. 民间借贷中提前还款的应对方法
  7. 借贷中逾期还款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