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承销业务的审计方法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机构 > 证券服务机构法律知识

证券承销业务的审计方法有哪些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3-25

 
136864
在证券承销业务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程序前,一般要对承销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作初步调查和了解。如果通过初步调查和了解,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不进行符合性测试,而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程序:

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是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和控制风险的关键步骤。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进行测试,审计人员可以确定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有效地执行,并评估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此外,符合性测试的结果还可以指导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调整。

一、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步骤

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抽样总体:根据需要测试的范围,确定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业务范围。

2. 确定样本量:根据可接受的依赖风险和可容忍误差,确定适当的样本量。

3. 采取抽样方法:使用随机抽样法,从抽样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

4. 进行测试:对选定的样本进行测试,评估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5. 分析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实质性测试程序。

二、根据内部控制测试结果实施实质性测试

根据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结果,审计人员可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实质性测试。具体的实质性测试步骤如下:

1. 获取或编制相关明细表:对代发行证券的审计,需要获取或编制代发行证券明细表,以核对加计数是否正确。

2. 盘点库存实物券:与被审计单位主管会计人员一起进行库存代发行实物券的盘点,核对证券类别、名称、票面价值、承购和发行价格以及总金额,并与相关账户进行核对。

3. 查阅证明文件:对于在外保管的证券,需要查阅相关证明文件,必要时可以向保管人发送函证。

4. 检查承销合同和协议:验证承销合同和协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检查代发行证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计价及成本结转是否与合同和协议相符。

5. 检查证券余额移交手续:根据不同的承销方式,检查发行期结束后未售出的证券余额的移交手续是否完备,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 确认披露情况:核实代发行证券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通过以上实质性测试步骤,审计人员可以对代发行证券的审计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延伸阅读
  1. 证券公司债券承销业务都有哪些规定
  2. 新三板上市需要有哪些前提条件
  3. 证券代销的特点有哪些
  4. 证券承销资格应具有哪些条件?
  5. 对保荐人的制裁有哪些

证券机构热门知识

  1. 日本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带来的启示
  2.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是什么
  3. 证券公司债券包括什么种类
  4. 证券交易所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5. 借壳上市是怎么一回事呢
  6. 企业债券融资的需知
  7. 公司申请上市的条件是什么
证券机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