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可以由第三方调解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可以由第三方调解吗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1-21

 
136079

医疗纠纷的调解方式

1、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是指当事人共同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达成协议的方式。该调解程序规范,达成的协议如果没有法定撤销事由,就成为合法协议,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2、行政调解

行政调解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医疗纠纷的调解。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机关在医疗纠纷调解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行政调解范围包括当事人之间关于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争议。

3、诉讼调解

诉讼调解,又称司法调解,是指医疗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后,由法院组织进行、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自愿同意的调解。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在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规则中,应遵循公开、公正、及时的原则,这也是司法程序和行政程序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公开原则

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活动和鉴定材料应对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公开。当事人申请不公开的情况下,涉及个人隐私可以例外。当事人双方及代理人均可出席,社会公众可以旁听,媒体可以报道。双方当事人有权知晓案件全部证据和相关资料。

公正原则

鉴定委员会须平等对待医患双方,不偏不倚。双方都享有获知对方理由、提出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的权利。鉴定委员会成员不能参与与已有利害关系的医疗纠纷鉴定,而且要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鉴定委员会在鉴定过程中,须审查医患双方提供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允许双方要求提供病历资料等证据。

及时原则

及时鉴定有利于全面、客观、真实地收集证据。医患纠纷久拖不决,不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持医疗机构正常、有序的工作秩序。及时原则要求鉴定程序规则规定合理的期限,并给双方及时、合理的通知。

医疗事故的责任划分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规定,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四种:

1.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 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 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确定赔偿时应进行相应的划分。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负次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负轻微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

延伸阅读
  1. 医疗纠纷怎么处理最快
  2. 荆州市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3.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是什么
  4. 医患纠纷的第三方调解方式
  5. 患者如何处理医疗事故纠纷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医院领导干部深入科室的制度
  2. 医疗纠纷案件答辩状范文
  3. 医疗纠纷赔偿协议书范本
  4. 误诊引发的医疗赔偿案件
  5. 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6.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区分与解析
  7. 刑拘多久后可以取保候审?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