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协议的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7-31
医患双方协商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法定途经之一。但在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双方签订书面协议后,患者方反悔的情况。法律上对此应如何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总结如下:
签订协议后的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一、医患自行协商是民事合同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也可提供调解服务,当事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医患双方通过自行协商解决争议,达成书面协议,是遵循自愿、合法、平等和公平原则的民事合同。
二、协议后的患者反悔引发诉讼
1、患者具有诉讼权利医患双方签订的协议是一种民事行为,根据《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的规定,协议可以撤销,如果存在胁迫、欺诈、重大误解、显示不公平等情形。在协议撤销之前,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然而,医方无法阻止患者提起民事诉讼来撤销协议,法院是否支持将在诉讼过程中进行实体审查。2、诉讼有时间限制对于撤销合同的诉讼请求,法律规定了时间限制,即法律上所称的诉讼时效。这个时间限制是固定的,为一年。如果医患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在签订协议后一年后反悔,法律将不予支持。如果患者认为协议不公平,应该在一年内提起诉讼,否则将被视为过时不候。3、只能提起合同之诉,不能提起侵权之诉患者只能就协议书提起合同之诉,而不能主张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患者不再有选择权。4、举证责任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作为医疗机构,应当重点证明双方签订的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患者方举证证明存在胁迫、欺诈是困难的,唯一的途径是申请鉴定。如果确定为医疗事故,并且根据条例可以获得超过协议规定数额的赔偿,这将证明原告撤销协议的理由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