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责任类型是如何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责任类型是如何的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5-09

 
135237
对于世界上的事情,什么可能性都有,但是也没有绝对的错误和绝对的正确,只有一些相应的责任。在平常的医疗中,也是很有可能发生医疗事故的。对于医疗事故来讲,是有区分责任类型的。那么医疗事故的责任类型是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帮您答疑解惑,整理了如下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医疗事故的责任类型

完全责任

完全责任是指医疗事故的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主要责任

主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的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次要责任

次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的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轻微责任

轻微责任是指医疗事故的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医疗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发生医疗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

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理。

医疗机构的责任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情况下,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可以给予警告。如果情节严重,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医疗机构停业整顿,并可能吊销其执业许可证。对于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根据刑法的规定,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医务人员的处罚

对于发生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除了刑事责任之外,卫生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时间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其执业证书。

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理

如果医疗机构违反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违规行为包括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拒绝提供病历资料服务,未按要求书写和保管病历资料,未及时补记抢救工作病历内容,未按规定封存、保管和启封病历资料和实物,未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配备专(兼)职人员,未制定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未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未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以及未按规定进行尸检和保存、处理尸体。

结语

医疗事故的责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解医疗事故的责任类型和责任追究制度有助于我们正确判断责任。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延伸阅读
  1. 4种责任匡定医疗事故责任程度是什么
  2. 医疗事故责任怎么划分
  3. 4种责任匡定医疗事故责任程度
  4. 医疗事故责任构成条件的解析
  5.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是如何的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4.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5.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6.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