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7-05
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时,以下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1. 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2. 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3. 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4. 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5. 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对于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没有建立病历档案的患者,由患者自行提供。医患双方应按照法律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如果医疗机构没有正当理由未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该医疗机构应承担责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其内容应合法、格式规范,语言准确、严谨、条理清楚。鉴定书除了应包括裁定的时间、地点、鉴定组成员等基本信息外,还应涵盖以下内容:
1.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治疗经过的简要描述、陈述的主要意见、理由以及申请鉴定的时间等。医疗机构应提供医疗机构名称、地址、《医疗机构许可证》代码,医务人员应提供专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合法执业资格证书代码。
2. 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由于医患双方都有举证的义务,因此,这一部分应包括医患双方提供的病历复印件或复制件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医学会在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前进行的调查材料也应包括在内。
3. 鉴定过程的说明。主要是对鉴定程序的合法性进行说明。包括鉴定专家的资格是否合法,鉴定专家是否由医患双方当事人在医学会主持下随机从专家库中抽取,鉴定专家的人数和专业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实行回避原则,双方当事人是否到场陈述等。
4. 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应明确医疗过程中具体的医疗行为违反了哪一部法律、法规、规章、常规、规范,具体指明违反了哪一条哪一款。
5. 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应说明医疗过失行为是否直接导致了人身损害后果。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因果关系通常是复杂的,一个原因可能导致多种损害后果,一个损害结果可能由多个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医疗过失行为和疾病发展的共同结果。因此,这一部分应明确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并根据医学科学原理分析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6.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根据医疗事故中关于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评定的暂行规定,这一部分应根据患者在接受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治疗之前原有疾病的状况、医疗过失行为和患者原有疾病在造成本次损害后果中所起的作用、所占比重等因素,科学客观地评定医疗过失行为在造成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7. 医疗事故等级。如果已经确定为医疗事故,这一部分应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明确医疗事故的等级。如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只作出属于医疗事故的结论而不明确事故等级,则属于无效鉴定。
8. 对医疗事故患者的诊疗护理医学建议。对于已经给患者造成损害后果的医疗事故,这一部分应提出适宜的、合理的诊疗护理建议,以减轻对患者的损害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