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法学教授是否可以成为公证员
点击数:39 更新时间:2024-10-09
大学法学教授是否具备成为公证员的条件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大学法学教授是否可以成为公证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规定,大学法学教授可以成为公证员,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成为公证员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担任公证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龄在二十五周岁以上六十五周岁以下;(三)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四)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五)在公证机构实习二年以上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并在公证机构实习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大学法学教授符合成为公证员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工作,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审判、检察、法制工作、法律服务满十年的公务员、律师,已经离开原工作岗位,经考核合格的,可以担任公证员。因此,大学法学教授具备成为公证员的条件。
公证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司法部对公证人员职业道德的规定
根据司法部《关于公证人员清廉服务的若干规定》,公证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职业道德:(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2)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和国家长治久安服务的方向,坚决反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一切向钱看的倾向;(3)养成重事实,依法规,讲文明,有礼貌,遵制度,守纪律,拒腐蚀,永不沾的良好职业道德;(4)公证处要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即办证制度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公证员实行挂牌服务,自觉接受群众和有关部门的监督;(5)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公证费,不得擅自收费或乱收费;(6)忠实履行职务,严格依法办事,不得私自办证,不得违法办“人情证”、“关系证”,不得吃请、受贿或向当事人索贿或谋取其他私利;(7)涉外公证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涉外人员守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为谋取私利,私自与外国驻我国使领馆和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联系;(8)认真处理群众来信,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及时查处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遵守以上职业道德规定,公证人员可以更好地履行职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