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9 更新时间:2024-10-11
政府采购过程中发生纠纷,可以选择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也可以根据民事法律的规定,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赋予供应商救济的法律规定属于任意性法律规范,供应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决定救济的途径。
供应商可以根据《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质疑,也可以向主管的财政部门提出投诉。这种救济方式属于行政救济,通过行政主管部门的介入来解决纠纷。
供应商也可以选择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政府采购纠纷。根据《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缔约程序或履约过程中发生的争议,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享有管辖权。
在政府采购合同缔约过程中,不论是投标供应商还是采购主体,任何一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信赖利益,受损方均有权提出索赔。根据现行法律,投标供应商与招标公司之间发生的争议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由这一法律关系所引起的损害事实属于民事纠纷。因此,落标供应商可以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进行赔偿。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政府采购纠纷可以作为民事案件受理范围。因此,政府采购发生纠纷的供应商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