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如何认定情节恶劣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0-07
寻衅滋事罪的认定标准及处罚规定
一、寻衅滋事罪的认定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寻衅滋事罪的情节恶劣应满足以下条件:1. 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并具备以下情形之一:- 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 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多次随意殴打他人;- 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 随意殴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2.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并具备以下情形之一:- 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持凶器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 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二、寻衅滋事罪的处罚规定
根据《刑法》第293条规定,对于破坏社会秩序的寻衅滋事行为,处罚如下:1.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3.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4.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多人纠集实施上述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并处罚金。
三、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
1. 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动机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通过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正常秩序。2. 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必须以多人以上聚众形式出现。3. 客观方面不同: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4. 犯罪主体不同:寻衅滋事罪的所有参与者都要以本罪追究刑事责任;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只追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
四、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定
1. 犯罪主体:故意伤害罪的主体范围包括十四周岁至十六周岁和十六周岁以上的两类人,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而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 主观方面:故意伤害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根据实际造成的损害结果来确定轻伤、重伤或致死程度。而寻衅滋事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破坏公共秩序,而积极希望并促使这种结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