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爆粗口干扰执法,网络发布他人信息是否违法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管理违规行为法律知识

曾轶可爆粗口干扰执法,网络发布他人信息是否违法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1-02

 
130393

曾轶可爆粗口干扰执法,网络发布他人信息是否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中国公民出境入境时,必须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提供有效的护照或其他旅行证件,并完成规定的手续,经过检查批准后方可出境入境。同时,对于具备条件的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应当提供专用通道等便利措施,以便中国公民出境入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以下行为之一的人,将面临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情节较重者,将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
  2. 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3.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4.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
  5.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
  6.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立案标准

为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需要明确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案标准:

  1. 公民个人信息与公民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特点,并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的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 非法手段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 对于情节严重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然而,“情节严重”尚未明确规定。鉴于近年来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日益严重,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以及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采取刑罚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是必要的,但刑罚的适用范围并非对所有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都适用。
延伸阅读
  1. 网络科技从业者如果要注册成立公司,需如何选择经营范围
  2. 网络侵权如何取证
  3.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4. 骂人能否造成故意伤害罪
  5. 电子支付方式有哪些

治安管理处罚法热门知识

  1. 破坏选举的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
  2. 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3. 二级残疾能治安拘留吗
  4.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5. 治安罚款有案底吗
  6. 110可以举报骚扰电话吗?你的权益将得到保护吗?
  7. 摆摊占道经营处罚标准
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平台战略合作协议框架范本
  2. 网络应用平台使用入会协议书范本
  3. 网络媒体合作协议范本
  4. 互联网开发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