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轶可爆粗口干扰执法,网络发布他人信息是否违法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管理违规行为法律知识

曾轶可爆粗口干扰执法,网络发布他人信息是否违法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1-02

 
130393

曾轶可爆粗口干扰执法,网络发布他人信息是否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中国公民出境入境时,必须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提供有效的护照或其他旅行证件,并完成规定的手续,经过检查批准后方可出境入境。同时,对于具备条件的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应当提供专用通道等便利措施,以便中国公民出境入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以下行为之一的人,将面临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情节较重者,将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
  2. 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3.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4.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
  5.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
  6.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立案标准

为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需要明确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案标准:

  1. 公民个人信息与公民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特点,并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的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 非法手段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 对于情节严重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然而,“情节严重”尚未明确规定。鉴于近年来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日益严重,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以及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采取刑罚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是必要的,但刑罚的适用范围并非对所有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都适用。
延伸阅读
  1. 被执行人是否有权要求停止拍卖?
  2. 支付宝小号被人盗用洗钱,我及时注销了会受牵连吗
  3. 诉前保全不知道对方财产怎么办
  4.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制云盘涉黄行为,12月1日起施行
  5. 可以起诉他人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吗?

治安管理处罚法热门知识

  1. 治安拘留算刑事案件吗
  2. 打架构成轻伤害的量刑
  3. 如何处理恋爱同居暴力
  4. 被打了一巴掌报警后如何处理
  5. 殴打他人致伤:法律如何裁定刑罚?
  6. 党员拘留要开除党籍吗
  7. 公安治安处罚如何消除记录
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平台战略合作协议框架范本
  2. 网络应用平台使用入会协议书范本
  3. 网络媒体合作协议范本
  4. 互联网开发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