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该如何处理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5-06
法律咨询:行政许可的不正当手段及处理方式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如果被许可人使用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如果取得的行政许可与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直接相关,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如果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当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将负责审理该案件。根据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应当将案件移送给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再次移送。根据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如果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无法行使管辖权,上级人民法院将指定另外的人民法院来行使管辖权。当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时,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当向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报告,并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根据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将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给下级人民法院审理。如果下级人民法院认为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报请决定。根据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代为提起诉讼。如果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代为提起诉讼。根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被告。对于经过复议的案件,如果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被告;如果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将成为被告。如果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将成为共同被告。如果是由法律或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将成为被告。如果是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被告。如果行政机关被撤销,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将成为被告。根据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产生的行政案件,或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产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将进行共同诉讼。根据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根据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公民没有诉讼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将代为诉讼。如果法定代理人相互推诿代理责任,人民法院将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根据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两人代为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