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人在担保期间应当履行什么义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人法律知识

保证人在担保期间应当履行什么义务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2-30

 
12893
《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可见,取保候审的种类有两种:人保和财产保。

人保制度的定义和条件

人保,又称保证人制度,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并出具保证书,由其以个人身份保证被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保证方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与本案无牵连

保证人不能与本案有任何关联。

2. 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保证人必须具备履行保证义务的能力。

3. 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保证人必须享有政治权利,并且没有受到人身自由的限制。

4. 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保证人必须有固定的住处和稳定的收入。

不符合这些法定条件的个人不能成为保证人。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48条的规定,如果采取保证人保证方式,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愿继续担保或者丧失担保条件,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重新提出保证人或者变更为保证金担保方式。

保证人的义务和责任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5条的规定,保证人在担保期间,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1. 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法律规定

保证人有责任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

2. 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违法行为

如果保证人发现被保证人可能违反或已经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保证人的担保是纯粹的人格担保。如果保证人没有履行法定的义务,将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例如,如果被保证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而保证人未及时报告,对保证人将处以罚款;如果被保证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保证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保险公司拒赔的法律后果
  2. 危险驾驶刑事犯罪的处罚及罚金的支付方式
  3. 赋予民事执行和解协议可诉性的必要性
  4. 解除合同后当事人的救济措施
  5. 个人与公司债务是否构成失信行为

保证热门知识

  1. 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签订的保证合同的效力问题
  2. 一、一般保证与连带保证的区别
  3. 保证担保的法律特征
  4.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是多久
  5. 取保候审保证人的责任有哪些
  6. 民法典履行保证责任后是否取得优先受偿权
  7. 民法典的合理使用期限内质量保证责任有哪些规定
保证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