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精神赔偿是否存在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法律知识

国家赔偿法精神赔偿是否存在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0-03

 
127474
国家赔偿是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进行非法侵害时,为侵害行为进行的经济补偿,在实践中国家赔偿在刑事案件是比较常见,例如出现错判或者暴力取证等情形时,那么国家赔偿法精神赔偿是否存在?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国家赔偿法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如果国家机关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并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受害人有权申请精神损害赔偿。

一、国家赔偿法精神赔偿的存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如果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所规定的情形之一,导致人们遭受精神损害,应在侵权行为的影响范围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礼道歉。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应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二、国家赔偿应遵循的原则

1. 抚慰为主、补偿为辅原则

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是通过抚慰受害人来缓和或解除其精神上的痛苦。精神损害赔偿并非法律救济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唯一的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应首先考虑其他责任形式,对于没有造成精神损害或损害非常轻微的情况,一般不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此外,由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在于抚慰受害人而非赔偿损害,因此在确定赔偿金额时应设定一个最高限额,以防误导人们盲目追求高额赔偿。

2. 法官自由酌量原则

尽管目前有许多学者和法官提出了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参考标准和方法,但在许多情况下,仍然难以量化或准确确定。因此,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让其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和一定的准则作出裁判,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该原则的运用并不意味着给予法官无限制的自由权,而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裁量。

3. 综合考虑及区别对待原则

在法官自由酌量原则的基础上,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额时,必须综合考虑与精神损害相关的各种因素,并对不同个体和不同利益因素进行区别对待。实行综合考虑和区别对待的原则有助于克服自由酌量原则的不利因素。该原则实质上是对法官自由酌量原则的修正和补充。

三、国家赔偿执行程序

1. 执行依据

执行依据包括生效的国家赔偿决定、赔偿协议以及人民法院的国家赔偿判决和调解书。

2. 执行条件

国家赔偿义务机关拒不履行国家赔偿决定、赔偿协议以及人民法院的国家赔偿判决和调解书所确定的义务。

3. 执行主体

国家赔偿的执行由人民法院负责。

4. 管辖

原则上,作出生效国家赔偿决定、赔偿协议的国家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以及作出生效国家赔偿判决和调解书的人民法院负责管辖。

5. 保障措施

A. 对于金钱赔偿,可以加收利息;

B. 如果赔偿金划拨机关未划拨赔款,可以追加赔偿金划拨机关为被执行人;

C. 根据《民事诉讼法》,追究赔偿义务机关和赔偿金划拨机关相关责任人在妨碍执行方面的责任;

D. 人民法院向拒不履行生效国家赔偿决定、赔偿协议以及人民法院的国家赔偿判决和调解书的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和人事机关发出司法建议书;

E. 追究赔偿义务机关和赔偿金划拨机关负责人的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国家赔偿法不要成为纳税人赔偿法
  2. 国家赔偿责任标准有规定
  3. 国家行政赔偿协议书
  4. 在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是什么意思
  5. 新国家赔偿法请求时效是什么样的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行政赔偿诉讼的管辖是如何确定的
  2. 江苏省泰州市的国家赔偿计算方式有哪些
  3. 制造冤假错案怎么追责
  4. 警察办错案怎么追究
  5. 经侦办冤假错案怎么办
  6. 冤假错案是怎么来的
  7. 行政赔偿损失鉴定需要双方认可吗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