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判死刑国家赔偿金额是多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法律知识

错判死刑国家赔偿金额是多少

点击数:133 更新时间:2023-09-28

 
127337
对于法律有很多的错判,那么对于错判又有哪些相关的知识,那么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错判死刑国家赔偿金额是多少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介绍,希望大家对于这一方面能够有所一定的了解。来具体了解我国的赔偿法的相关知识。

错判死刑的国家赔偿金额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对于造成死亡的情况,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如果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则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对于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如果造成了精神损害,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国家赔偿金额的计算标准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情况

对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情况

对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赔偿金的计算规定如下:

造成身体伤害的情况

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如果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造成死亡的情况

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死刑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

遭受死刑的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尽管对于“严重罪行”的定义存在争议,但在保留死刑的国家中,通常情况下,“谋杀”是犯人被判死刑的一个重要理由。

根据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2010年度工作报告中的表示,最高院在审理死刑复核案件时,并不是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而是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根据《刑法修正案》第9条的规定,如果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杀人、勒索绑架、抢劫、强奸等危害国家刑法的情况,执行死刑的条件是故意犯罪并经查证属实。

刑事赔偿的范围

刑事赔偿的范围包括:

错误拘留

对于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情况。

错误逮捕

对于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情况。

再审改判无罪

对于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但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情况。

刑讯逼供或暴力行为造成伤害或死亡

对于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情况。

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伤害或死亡

对于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情况。

违法采取财产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

对于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情况。

再审改判无罪,但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执行

对于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但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情况。

错判意味着错误的审判。错判给公民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司法失职、法律不完善等简单问题。法律的本质在于维护公民利益,而直接的错判则在本质上否定了法律本身的实质。因此,错判比错放更加严重。

近年来,在司法审判工作中已经开始落实上述思想。错判可能导致渎职犯罪,并引发国家赔偿。而错放则只追究行政过错,只有在错放造成其他公民权利受损的条件下,才会追究刑事和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刑诉国家赔偿:保障受害人权益的法律程序
  2.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
  3. 交通费住宿费是行政赔偿的范围吗
  4. 赔偿方式
  5. 按照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起赔时间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我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
  2. 赔偿义务机关的分类
  3.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4. 看守所的行为是否违法会导致司法赔偿?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
  6. 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优先顺序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