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行政处罚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实施法律知识

哪些情况下行政处罚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12-02

 
126183

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措施

1.加罚

加罚是指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时,行政机关可以在原处罚决定的基础上增加处罚的幅度。具体而言,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原处罚决定仍应执行。需要强调的是,加处的罚款是依法采取执行措施收缴的罚款,属于执行罚的范畴,而不是一种行政处罚。

执行罚是指当事人不及时履行他人不能代为履行的义务时,行政机关可以采用科以财产上新的给付义务的办法,促使其履行义务。举例来说,对勒令停业的工商企业或被禁止营业的非法经营者,可以采取罚款这一执行措施来促使其履行义务。在环保、食品卫生、药品管理等方面采取的限期治理、限期停业整顿、停产治理等措施,也可以采取罚款的执行措施来促使当事人履行义务。在这种情况下,罚款已成为一种执行措施,不再被视为行政处罚对待,因此不适用罚款收缴的执行程序,也不在当事人自行到银行缴纳罚款的范围内。

2.拍卖查封、扣押的财物或者划拨冻结的存款、查封

拍卖查封是指行政机关用封条将被处罚人的财物就地封存,不准任何人转移和处理。扣押则是将被处罚人的财物转移至另外场所,加以扣留,以防止被处罚人占有、使用和处分。

当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后,如果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拒不履行其义务,如交纳罚款等,行政机关可以将查封、扣押的当事人的财物予以拍卖,以拍卖所得款来抵缴罚款。如果被处罚的当事人在银行或信用合作社设有存款账户,在当事人逾期不履行交纳罚款义务的情况下,行政机关还可以采取划拨冻结存款的执行措施。冻结是针对被处罚人的存款采取的一种执行措施,即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冻结被处罚人的存款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有关的银行或信用合作社冻结被处罚人的财产,不准其提取和转移。当事人逾期不交纳罚款时,行政机关可以通知银行或信用合作社从当事人的账户内划拨支付。

需要强调的是,实施这一措施必须有法律依据,即执行主体必须是法律明确规定的行政机关,执行条件和程序也必须依法进行。

延伸阅读
  1.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
  2.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
  3. 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的区别与联系
  4. 刑诉法在什么情况下提供法律援助
  5. 走私罪中的强制措施变更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个人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法律处罚措施
  2. 行政处罚法对违法行为发现时间的规定
  3.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4.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
  5. 法律咨询:行政处罚权的归属问题
  6. 钓鱼执法的合法性问题
  7. 食品安全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