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10-03
立案程序在中国是侦查的前置程序,学界对此评价不一。肯定的观点认为立案程序有助于过滤一些不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从而节约司法资源并保障侦查对象的权利。否定的观点则认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由法官来裁判,侦查机关决定是否追究犯罪会违反诉讼职能分离原则,可能导致不公正的结果。
此外,侦查机关在审查立案时需要收集证据并进行现场勘验,很难将其与侦查过程完全分开。因此,立案阶段似乎是不必要的。我认同后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取消立案阶段,只要侦查机关获得与犯罪相关的信息,就应该展开侦查活动。如果侦查发现不属于犯罪,则应作出侦查结论并终结侦查。当然,这样仍然存在一个犯罪信息的初步核查问题,但可以通过侦查机关内部的分工来解决。例如,基层治安派出机构或巡警可以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核实犯罪是否存在并保护现场。如果无法确定是否属于犯罪,应毫不迟疑地通知犯罪侦查部门展开正式侦查。这样一方面可以过滤掉虚假或明显不属于犯罪的案件,另一方面也为及时侦查创造了条件。取消立案阶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侦查机关不立案的问题。在侦查过程中,如果侦查机关认为不应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可以决定撤销案件。如果被害人对此表示异议,这属于程序性裁判应解决的问题,需要由法官根据我们设立的程序作出裁定。
按照各国通行的做法,一般案件的起诉由公诉机关裁量,而重大、复杂案件的起诉由第三方决定。在我国,无论何种性质的案件,公诉决定主体都是检察机关,这与诉讼职能分离的原则相悖。因此,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进行改革。在我国这种缺乏陪审团传统的国家,这种决定主体仍然应由法官来承担。这也是一种程序性裁判,裁判的当事人包括公诉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被害人以公诉方证人的身份发挥作用。对于这种裁定,应允许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