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9-01
人民法院接到自诉案件后,应当对案件进行审查,并根据案件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1) 对于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并作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
(2) 对于被害人指控被告人犯罪的证据不足或者没有证据的,应当要求自诉人提供补充证据。如果自诉人无法提供补充证据,法院应当劝说自诉人撤回起诉,或者裁定驳回自诉人的起诉。
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后,如果自诉人经过法庭两次合法传唤后,没有正当理由而故意拒不到庭,或者在法庭审理中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应当按照自诉人撤回起诉的处理方式进行。
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在宣告判决之前,自诉人可以与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起诉,并通过法院调解达成和解。如果自诉人与被告人和解或者自诉人自行和解或者自诉人撤回起诉,法院就不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这也是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的重要区别之一。这样的规定是考虑到自诉案件具有自身特点,一般属于轻微的刑事案件,为了减少争讼,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制定了这样的规定。
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自诉案件,人民法院不能进行调解,而应当依法予以处理。这类自诉案件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没有履行职责,本应由他们处理的案件。其中有些案件从性质上说应当是公诉案件,只是因为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未履行职责,为了解决老百姓告状无门的问题,惩罚犯罪,才由法律规定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控诉。因此,在审理这类自诉案件时,人民法院不能适用调解。但如果其中有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或者是轻微的刑事案件,可以允许自诉人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自诉人撤回自诉。
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有权对自诉人提起反诉。即被告人可以就自诉人控告的案件的有关事实对自诉人提起刑事诉讼反诉,并适用法律关于自诉的所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