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17
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存在公定力问题,自始无效。
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要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至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无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要求从事将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如果要求从事将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将被认定为无效。
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
具体行政行为如果明显缺乏法律依据,即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支持,将被认定为无效。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或者要求从事客观上不可能实施的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如果明显缺乏事实根据,即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据支持,或者要求从事客观上不可能实施的行为,将被认定为无效。
相关法律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的管辖权和审判权如下: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