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9-02
在法律领域中,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经过审查后,认为案件不具备起诉条件或者不适宜提起公诉,因此决定不将案件移送法院进行审判,从而终止诉讼的决定。而免予刑事处罚则是指由于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者其他情节,导致其不需要接受刑事处罚,尽管他们犯下了罪行。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8条的规定,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案件,人民检察院经检察长决定后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一规定明确了法定不起诉所需的程序。同时,《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9条规定了酌定不起诉的程序: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人民检察院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后,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这表明,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案件和存疑不起诉的案件,由审查起诉部门将案件审查意见书报请检察长决定;对于酌定不起诉的案件,由审查起诉部门将案件审查意见书报请检察委员会决定。
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应当制定不起诉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可以对被不起诉人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被不起诉人需要接受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罚没其违法所得,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并将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机关处理。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决定不起诉后,审查起诉部门应当将不起诉书副本以及案件审查报告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不起诉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将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的活动记入笔录。不起诉决定书应当送达被不起诉人及其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被限制人身自由,应立即宣布释放。
如果案件涉及被害人,不起诉决定书还应当送达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送达时,应当告知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如果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之后的7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8条的规定,被不起诉的人如果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之后的7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书送达公安机关。
如果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决定有错误需要复议,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要求复议意见书后的30日内作出复议,并通知公安机关。如果公安机关对复议仍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核。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提请复核意见书后的30日内作出决定,并制作复核决定书送交提请复核的公安机关和下级人民检察院。如果经复核改变下级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应当撤销下级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并交由下级人民检察院执行。
如果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书后的7日内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应当立案复查。被害人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的,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申诉材料连同案卷一起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受理。如果被害人超过法定期限提出申诉,由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控告部门受理,并决定是否立案复查。人民检察院应当在3个月之内作出复查决定,最多不超过6个月,复查决定应当报请检察长决定。
如果被不起诉人对人民检察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68条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书后的7日内提起申诉。应当由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立案复查。如果被不起诉人超过法定期限提出申诉,由控告申诉部门决定是否立案复查。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复查后应提出复查意见。如果认为应当维持不起诉决定,应当报请检察长复查决定。如果认为应当撤销不起诉决定并提起公诉,应当报请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复查决定书应当送达被害人和被不起诉人。如果复查决定撤销不起诉决定或者变更不起诉的事实或者法律根据,应当同时抄送移送审查起诉的公安机关和本院有关部门。人民检察院作出撤销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的复查决定后,应当将案件交由审查起诉部门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