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借款利息是否会过诉讼时效的认定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27
【案情】2011年2月10日,李某向周某借款10万元,双方约定月息2分,利息按月支付,但未约定还款期限。李某在支付了5个月的利息后就未再支付本金及利息。2014年4月10日,周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支付本金及利息,李某辩称本案支付本金及利息的诉请已过诉讼时效。
关于支付利息诉请是否已过诉讼时效的分歧
第一种意见:支付利息的诉请未过诉讼时效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借款人应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如果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根据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在合理期限内催告借款人返还。在本案中,双方并未约定借款的还款期限,因此贷款人可以在合理期限内催告借款人返还。在贷款人未催告借款人返还前,诉讼时效并未开始计算,因此不存在超过诉讼时效的可能。根据这个观点,本案中支付利息的诉请并未过诉讼时效。
第二种意见:支付利息的诉请已过诉讼时效
根据本案的事实,双方只对借款本金未约定还款期限,而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是有约定的,即按月支付。因此,《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不适用于借款利息。借款利息的诉讼时效应从借款人不再支付利息的时候开始计算。在本案中,李某自2011年8月开始不再支付利息,因此,诉讼时效最迟应在2011年9月1日开始计算。而周某在2014年4月10日起诉,明显已超过诉讼时效。
第三种意见:支付利息的诉请只有部分已过诉讼时效
根据本案中双方的约定,利息支付的债务属于定期给付债务,每期的利息应分别计算诉讼时效。
评析:同意第三种意见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和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在到期时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如果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根据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情况下,应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利息;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情况下,应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情况下,应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利息。因此,《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的借款仅指借款本金,不包括借款利息。因此,借款利息不适用《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其在贷款人未催告借款人返还前仍然有计算诉讼时效的可能。在本案中,借款人李某自2011年8月开始不再支付利息,此时贷款人周某知道或应当知道其8月份借款利息支付请求权已被侵害,此时即是8月份借款利息支付请求权诉讼时效计算的开始。同理,贷款人于2014年4月10日起诉,因诉讼时效为2年,法院最多只能支持2年的借款利息,即2012年4月10日之前的利息已过诉讼时效。因此,根据上述理由,本案中的借款利息的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