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10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走私废物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和国家关于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管理的规定,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废物运输进境的行为。然而,在本案中,被告人张某的犯罪行为仅仅是为了获取利益而办理许可证,并没有实际将这些废物运输进境。因此,被告人张某的行为不构成走私废物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其他方便的人,应当被视为走私罪的共犯。然而,被告人张某并没有为其他走私犯罪份子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其他方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的规定,对于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行为,不得定罪处刑。因此,被告人张某不构成走私废物罪的共犯。
综上所述,被告人张某不构成走私废物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本案中,被告人张某的犯罪行为是为了获取利益而办理许可证,并将许可证倒卖给了被告人薛某。根据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此,被告人张某构成非法经营罪。
(一)被告人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被告人张某在整个办证过程中,仅仅充当了一个“跑腿”角色,并将许可证交给了被告人薛某。因此,被告人张某属于从犯。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也确认了被告人张某的从犯地位。
(二)被告人张某具有坦白情节,应从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虽没有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张某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向司法机关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因此应从轻处罚。
被告人张某在倒卖许可证的过程中非法获利1万元。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第七十九条的规定,非法经营案件中,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被告人张某的违法所得数额达到了1万元,符合非法经营罪的立案标准。请贵院结合被告人张某的从轻处罚情节,对被告人张某免除处罚。
在被告人熊某的供述中,多次提到其他人员倒卖许可证的行为,这些人员的犯罪性质与被告人张某相同。为什么这些人没有出席今天的庭审,而被告人张某却出现在这里?这是否对被告人张某公平?请公诉人员给予合理解释。
辩护人:***
律师事务所律师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