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2-22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对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员工进行处理。因此,对于被刑事拘留的员工,公司有权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在实践办案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常见的公司企业人员职务犯罪手段:
1. 监守自盗
一些仓库管理员在值班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保管的货物窃为己有。
2. 直接侵吞单位财物
一般情况下,业务员利用自己管理、经手、使用的便利条件,将应当归还给公司的货款据为己有,长期占有并拒不交给公司。
3. “蚂蚁搬仓”式窃取财物
在原料、产品领用和运输过程中,一些人员会窃取少量财物并虚报损耗,通过积少成多的方式达到侵占较大金额的目的。
4. 欺骗手段占有财物
一些业务员会偷盖单位印章,以公司名义向客户提出现金付款要求,从而侵占货款。
5. 采购货物弄虚作假
在采购过程中,采购或相关人员会以次充好、以少充多,并通过虚假票据或虚开发票等方式进行账目调整。
6. 以应收账款担保的借贷
一些业务员以单位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向业务单位借钱后不归还,导致业务单位在正常的应收款项中扣除相关金额。
7. 与业务单位串通欺诈
与业务单位恶意串通的人员会抬高或压低进销价格,增加或减少货物数量,以获取不当利益。
8. 利用关系形成窃取链
一些人员利用与同学、老乡等的关系,蛊惑相关人员如警卫、驾驶员等,形成窃取、运输、望风、销赃的便利。
9. 财务、业务人员勾结
财务、业务人员之间相勾结,通过虚构经营费用、白条、假发票报销、重复报销等方式侵占财物。
10. 制造坏账假象
制造与业务单位产生坏账的假象,停止追索后私自向业务单位追索。
11. 混水摸鱼
利用与业务单位在数量、质量等问题上发生的折让、退货、索赔等纠纷,进行欺上瞒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