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是什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5-04

 
122196
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对回避的规定及其理解

第二十九条:回避的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应当自行回避,或者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的情形包括:(一)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二) 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三) 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四)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第三十条:不得接受请客送礼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也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违反上述规定的人员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第三十一条:回避的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对于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对于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在作出对侦查人员回避的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第三十二条:适用范围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回避,并申请复议。

回避的理解

回避的第一种情形即“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近亲属”实际上也属于一种利害关系。在界定“利害关系”时,应该包含物质利益与精神关联性。因此,在列举利害关系时,可以参考国外立法中的债务关系、监护人关系、恋人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并通过兜底条款涵盖未列举的事项。特别是上下级关系在当前我国司法行政氛围较浓厚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解决法院整体回避在法律上的缺乏依据的问题。申请单个法官回避和申请全体法官回避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程度不同。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刑事管辖制度更能实现诉讼经济的效果。

回避是基于对人性的不信任而设立的。在界定“其他关系”时,只需要存在“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裁判”即有“偏袒之虞”即可。因此,《刑事诉讼法》第29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以及《若干规定》列举的申请回避的五项情形,也可统一归入“其他关系”之中。

关于设定“无因回避”的思考。无因回避是相对于现行的有因回避而言。实际上,只要申请回避都应该有原因,即当事人对司法工作人员存在不信任的心理倾向。例如,法官的言行让当事人感觉有偏颇,从而对审理过程持怀疑态度。主张设立无因回避的主要理由之一是,我国目前关于回避理由的设定过于宽泛,且举证责任归于当事人。当事人难以举证单方面接触、请客送礼等“其他关系”,尤其是在内心存在不信任感的情况下,却无法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法官的偏袒。因此,无因回避的设立可以简化程序。

延伸阅读
  1. 析刑事诉讼中法院的回避
  2. 回避种类与适用情形
  3. 刑事诉讼法的回避制度适用范围是什么?
  4. 离婚诉讼中,一方发现审判人员中有对方的亲属或利害关系人时应该怎么办
  5. 深入解读刑事回避制度的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律师如何进行刑事案件辩护
  2. 党员处分申诉程序是什么
  3. 案底是什么意思
  4. 刑事案件强制医疗办案流程
  5. 申诉和控诉的区别
  6. 对法院二审不服可以信访吗
  7. 判了刑什么时候到监狱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