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法申请回避的时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民诉法申请回避的时限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8-27

 
122152
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审判,法律是规定了回避制度的,如果审判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可以自行回避,也可以由申请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回避。有的朋友就会疑惑,刑事诉讼谁可以申请回避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申请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有权申请回避的人员包括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回避申请的时间

回避申请可以在诉讼程序开始后的任何阶段提出。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有义务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有权决定回避的人员或组织

1、法院院长:负责决定审判人员以及审判阶段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的回避。需要注意的是,与民事诉讼不同的是,在民事诉讼中,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2、检察院检察长:负责决定检察人员和审查起诉阶段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

3、公安机关负责人:负责决定侦查人员和侦查阶段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

4、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决定本院院长的回避。

5、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负责决定本院检察长和同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

6、对申请回避的特定要求:申请回避应当明确提出理由。如果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而没有提出任何理由,或者所提理由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情形,法庭将当庭驳回申请,不得申请复议。此外,对于回避理由中的第5种情形申请回避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果无法提供,法庭也可以当庭驳回。回避申请可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

回避的法律后果和复议

回避要求提出后的法律后果:

1、有关的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应当暂时停止执行职务,等候审查决定。

2、侦查人员继续执行职务。

因符合情形之一而回避的检察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者检察长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一审违反回避规定,发回重审。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复议

1、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程序继续进行。

2、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对决定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延伸阅读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自赔案件程序的规定
  2. 延期审理的时间限制
  3. 申请回避决定书
  4. 回避申请的期限是多久?
  5. 人民法院关于申请回避的决定书格式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条件
  2. 确定负有刑事赔偿义务的机关
  3. 鉴定人的回避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定
  4. 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
  5.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6. 工伤赔偿:合法权益如何应得?
  7. 法院审理旅游纠纷案件的程序是怎样的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