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不可以申请回避的人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当事人不可以申请回避的人员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9-28

 
122151
如果满足回避条件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的,人民法院是需要依法作出决定的,这样才能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那么,当事人不可以申请回避的人员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当事人不可申请回避的人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诉讼程序中,有些人员是不可由当事人申请回避的。

不可对证人和见证人申请回避

在诉讼程序中,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当事人不能申请证人回避。

见证人是司法机关根据需要邀请到场的人,他们可以对某项诉讼行为进行观察和监督,并作证。见证人与本案无利害关系。例如,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必须邀请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作为见证人到场观察和监督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等行为,并在当场制作的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在民事执行中,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或提取时,也要邀请见证人到场。

人民法院送达文件时的见证人

在人民法院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时,如果收件人或代收人拒绝接收,送达人可以邀请见证人到场。见证人和送达人会在送达证上签名,证明拒绝的事由,并将文件留下,即认为已经送达。

需要注意的是,见证人和证人是不同的。证人由案件本身决定,不能任意选择,只对案件事实本身的相关情况作证。而见证人则是根据需要产生和决定,可以选择,同时他只对被邀请参加见证的事实起证明作用。

申请回避权

申请回避权是诉讼当事人享有的一项权利。

申请回避的对象

在诉讼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或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其他关系,有权申请他们回避。

申请回避的时机和方式

当事人申请回避时,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并说明理由。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审理后得知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回避决定的程序

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作出决定。当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当事人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请回避权,需要当事人的授权。

司法人员的回避原则

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而不得办理该案件。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发生偏见,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以及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自行回避:

  1.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2. 本人或本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 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人。
  4.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如果司法人员未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侦查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前,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当事人在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均可申请回避。如果回避申请被驳回,可申请复议一次。

民事诉讼中的回避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自行回避和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基本相同。当事人申请回避时应当说明理由。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的紧急措施除外。法院应在回避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法院应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延伸阅读
  1. 人民法院无权确认工伤
  2. 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
  3. 个人与公司债务是否构成失信行为
  4. 行政拘留错了怎么赔偿,申请国家赔偿的程序怎么走
  5. 取保候审无罪释放可以国家赔偿吗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律师解答:法院公开宣判的原则和限制
  2.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3. 刑事无罪辩护怎么写
  4. 犯罪嫌疑人什么时候可以委托辩护
  5. 刑事犯罪二审辩护词怎么写
  6. 昆明刑事犯罪案件辩护律师多少钱
  7. 妨碍公务罪律师可以辩护吗?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