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申请回避的程序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19
刑事诉讼是涉及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定罪量刑的案件,因此案件是需要公正地审判的,凡是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员,是不能参与到案件的审判中来的。那么,刑诉申请回避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程序
一、回避的种类
回避程序包括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有权申请回避的人员包括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二、回避申请的时间
回避申请可以在诉讼程序开始后的任何阶段提出。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有义务告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三、有权决定回避的人或组织
1、法院院长:决定审判人员以及审判阶段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的回避。需要注意的是,与民事诉讼不同,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的回避在刑事诉讼中由审判长决定。2、检察院检察长:决定检察人员和审查起诉阶段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3、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侦查人员和侦查阶段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4、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本院院长的回避。5、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本院检察长、同级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6、对申请回避的特定要求:申请回避应当明确提出理由。如果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而没有提出任何理由,或者所提理由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情形,法庭将当庭驳回申请,并不得申请复议。另外,对于回避理由中的第5种情形申请回避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果无法提供,法庭也可以当庭驳回。申请回避可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
四、回避的法律后果和复议
(一)回避的法律后果1、回避要求提出后的法律后果:(1)有关的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应当暂时停止执行职务,等候审查决定。(2)侦查人员继续执行职务。2、因符合情形之一而回避的检察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之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者检察长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3、一审违反回避规定,案件将被发回重审。(二)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复议要点:1、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程序将继续进行,不会受到影响。2、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如对决定有异议,可以申请一次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