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时申请回避复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开庭时申请回避复议

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12-20

 
122115
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但是对于人民法院的回避决定不服的,是可以提出复议的。人民法院是需要及时对复议作出复议决定的。有的朋友就会疑惑,开庭时申请回避复议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向法院申请回避的复议期限规定

一、法律规定的复议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被驳回后,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然而,该解释并未对复议申请的期限做出具体规定。

二、对复议期限的进一步明确

在审判实践中,对于“接到决定时”的具体含义存在一定的困惑。有些法院在驳回当事人的回避申请后,并未明确告知当事人应当在何时提出复议申请,导致当事人在庭审中才提出复议申请,进而影响了庭审的进行。因此,有必要对“接到决定时”的规定进行进一步明确。

三、合理设定复议期限

对于复议期限的设定,既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如果将“接到决定时”理解为当时或当日,将不利于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由于法院在作出回避决定前需要审查相关证据或当事人的陈述,因此当事人要推翻该决定,需要提交新的证据。然而,当事人在当时或当日就提出新的证据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接到决定时”的理解应当排除当时或当日。然而,复议期限也不宜过长。申请回避是诉讼中的一个程序问题,是否应当回避相对较容易认定。如果将复议期限设定过长,将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率。综上所述,对于向法院申请回避的复议期限,需要进一步明确“接到决定时”的具体含义,并合理设定复议期限,以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益,提高诉讼效率。
延伸阅读
  1.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2.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条件及程序
  3. 治安拘留保释条件是什么
  4. 行政复议和解的法律规定和要求
  5. 被征收人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的应对措施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法院决定继续强制医疗是否允许申请复议
  2.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公开吗
  3. 刑事案件中辩护人的必要性
  4. 辩护人的回避适用范围及程序
  5. 哪些犯罪记录无法查询到
  6. 进一步保障和规范看守所律师会见工作的通知
  7.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和程序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