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发生在哪个阶段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回避发生在哪个阶段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2-20

 
122198
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接触到有关回避发生在哪个阶段这类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就跟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的法律常识吧,希望小编能够帮助到您。

回避申请的时间和适用阶段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审理后得知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申请。

申请回避适用于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和审理阶段。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应当自行回避或被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回避的情形包括:

  1. 他们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2. 他们本人或者他们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 他们曾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
  4. 他们与本案的当事人存在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禁止接受请客送礼和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

根据第三十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也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对于违反这一规定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回避决定的责任和复议申请

根据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决定应当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分别决定。如果是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如果是检察长或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在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之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决定应当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延伸阅读
  1. 收集证据的目的和重要性
  2. 庭审结束后能否提出补充意见
  3. 刑事庭审具体流程
  4. 公诉与自诉的区别
  5. 交通事故的民事侵权案件及其适用的审判程序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及行使条件
  2. 刑事诉讼中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
  3.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时间限制
  4. 2018刑事诉讼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内容
  5. 行贿是否构成犯罪——从法律角度分析
  6. 无罪释放的法律规定
  7. 销售假药辩护词范文如何书写?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