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11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仲裁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必须回避,并且当事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如果仲裁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应当回避仲裁案件。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仲裁员的中立性和公正性。
如果仲裁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也需要回避。这是为了避免仲裁员因个人利益而影响仲裁的公正性。
如果仲裁员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存在其他关系,可能会对公正仲裁产生影响,也需要回避。
如果仲裁员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也需要回避。这是为了防止仲裁员受到不正当的影响。
仲裁员自行回避的提出时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然而,对于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存在时间限制。如果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回避申请,其申请回避的权利将被视为消失。
无论是仲裁员自行提出回避还是当事人依法提出回避申请,都需要由特定的机构或人员对回避事由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准许回避的决定。根据我国《仲裁法》,决定仲裁员是否回避的权力归属于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是否回避的决定由仲裁委员会做出;而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当事人在申请回避时,应当提供相关事实、理由和证据。这意味着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其回避申请。这样做有助于仲裁机构审查申请,并作出仲裁员是否回避的决定,同时也可以防止当事人滥用回避申请权,拖延仲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