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特殊性在何处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5-03
由于引起行政诉讼的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所谓的附带民事诉讼是行政相对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民事争议,其解决的是行政相对人或第三人的民事责任,虽然民事争议与具体行政行为密切相关,但却不是同一的,所以,引起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法律事实不相同,既然“主诉讼”所查明认定的法律事实与“从诉讼”所查明认定的法律事实既不同一也无必然联系,因而使“从诉讼”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同时,无论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如何,因为引起两者的法律事实不同,通过行政诉讼所认定的法律事实只能解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而不能解决行政相对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民事争议,因而,作为“主诉讼”的行政诉讼就无法为作为“从诉讼”的民事诉讼解决前提问题,即解决事实问题
行政诉讼中的具体行政行为维持判决
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问题
在行政诉讼中,当法院判决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时,并不意味着行政相对人与第三方在民事争议上的主张无理。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只是指行政相对人的主张未被法院采纳。在附带民事诉讼中,需要先解决行政相对人与第三人的民事争议的事实问题,才能适用法律解决民事责任承担问题。
行政诉讼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撤销判决
当法院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时,即具体行政行为被认定为不合法时,这并不能说明行政相对人与具体行政行为密切联系的某一行为就是合法的。例如,在行政处罚中,行政主体的处罚可能违反法定程序而被法院撤销,但这并不等于行政相对人的被处罚行为就是合法的。因此,在附带民事诉讼中,需要重新通过当事人双方的举证、法庭上的质证和认证等程序来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分清是非责任,才能最终解决民事纠纷。
行政行为与法律关系
行政行为的法律关系
行政机关的同一行为不会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国家公权力的行为,行政主体与相对一方形成的法律关系都是行政法律关系,受行政法调整。如果行政行为违法,侵犯了相对一方的合法权益,则违反了法律保护的行政法律关系。其法律后果为相对一方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行政行为违法,或者对于行政行为给相对一方造成的财产权、人身权的损失,可以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要求行政机关给予赔偿。
行政机关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行政机关不可能同时既是行政诉讼的被告,也是附带的民事诉讼的被告。如果行政机关的民事行为与其他民事主体发生纠纷,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则产生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不出现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也不可能存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问题。如果行政机关在行政行为过程中同时侵犯相对人的人身权或财产权,则行政相对一方提起行政诉讼及行政赔偿诉讼,也不存在附带诉讼问题。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
由于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在法律规范内容上的差异,实践中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在诉讼时效、举证责任、判决结果及执行上可能会产生混乱。因此,在附带民事诉讼中,需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通过充分的举证和质证来查明案件事实,以确保公正的判决结果和有效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