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注意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附带民事诉讼法律知识

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注意什么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7-31

 
121828
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注意什么?

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法律适用和程序

法律适用

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需要同时适用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除了遵循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外,还要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两者发生法律冲突时,应当优先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如果行政诉讼法没有相应规定,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举证责任

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民事诉讼部分的举证责任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不受行政诉讼法中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的约束。行政主体只需要就其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虽然民事诉讼的第三人可能与行政诉讼的被告在举证内容上重叠,甚至代替行政诉讼的被告就相关问题举证,但民事诉讼第三人出示的证据不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据,举证责任不能转移。然而,如果行政诉讼被告提交的证据与民事诉讼的第三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的内容重叠或有补充意义,则可以成为民事诉讼部分的证据。

诉讼权利

在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民事诉讼部分的当事人可以调解、和解,被告有权提出反诉等,不受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的限制。

审判组织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当适用同一审判组织。在目前行政诉讼法没有修改之前,所有行政案件都由合议庭审理,因此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对行政部分和民事部分一并审理。

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

在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和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冲突时,应当同时满足两种规定。即行政诉讼未超过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期限,民事诉讼也未超过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如果行政诉讼已超过起诉期限但民事诉讼未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反之亦然。

审理期限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行政诉讼部分必须在行政案件审理期限内审结,民事诉讼部分适用民事案件审理期限,计算起始日期分别为各自诉讼立案之日。由于附带诉讼是为了提高诉讼效率而设计的制度,因此在审理期限上应予以体现,除非附带的民事案件具有重大、复杂、疑难情形,一般应与行政案件一并审结。

判决

一般情况下,应当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行政诉讼部分和民事诉讼部分一并作出判决,制作一份判决书。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分开审理民事部分,单独作出判决或调解结案。

上诉

如果当事人就行政部分和民事部分一并提出上诉,应当一并审理。如果仅就判决书中的行政判决部分或民事判决部分单独提出上诉,应当视为接受另一部分判决内容,无需在二审中再行审理,相应的当事人可以退出案件诉讼。二审只需在裁判文书中说明此事即可。

二审审查

在二审案件的审查中,有人主张对整个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如果发现另一部分有错误,应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纠正。对于当事人放弃的部分,应区分是行政部分还是民事部分作不同处理。如果当事人放弃的是民事判决部分的上诉权,因民事判决对行政判决的结果没有影响,且当事人放弃的民事权利是其可以自行处分的权利,因此无需对民事部分进行审查。如果当事人放弃的是行政判决部分的上诉权,因行政判决对民事判决的正误有直接影响,且行政行为属于国家公权力的行使结果,对违法的行政行为应积极进行纠正,因此二审可以一并审查行政部分,即进行全面审查。如果发现行政判决有误,可以先中止二审民事案件的审理,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纠正错误判决后,再恢复审理二审的民事部分。
延伸阅读
  1. 刑事被害人有什么范围
  2.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期限是多长时间
  3. 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时机
  4. 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案件审理的关系
  5. 刑事附带民事坐牢就不用赔钱吗?出来流水怎么办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违约金过高判决书
  2. 刑事复核维持原判后的程序
  3. 死刑复核权的尴尬地位
  4. 刑事案件二审:透明审理的应有之义?
  5. 检察院如何提出抗诉来纠正生效判决的错误?
  6. 按规定醉驾出了事故怎么办?醉驾开庭的流程包括什么?
  7. 检察院异地办案程序是怎样的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