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有哪些要素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监督法律知识

会计监督有哪些要素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1-24

 
12168
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

监督主体

会计监督主体是指对会计活动施加影响的机构和人员,包括各单会计监督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作为会计监督的主体,具有特殊性。他们既是国家财经法规的维护者,又是本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需要维护国家利益和本单位的经济利益。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会计监督变得复杂和艰巨。当国家利益与单位利益不一致时,会计人员需要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利益,但往往会面临各方面的阻力。因此,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政策性和原则性的能力。

监督客体

会计监督的客体包括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和会计行为。组织机构是会计监督的具体承受对象之一,包括各类单位和企业。工作人员是会计监督的具体承受对象之二,包括会计人员和其他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行为是会计监督的具体承受对象之三,包括各种涉及会计核算、财务报告和财务管理的行为。

监督目标

会计监督目标是会计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状态。由于监督客体的不同,相关的目标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的监督客体进行细致分析。例如,对于组织机构而言,会计监督的目标可能包括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财务舞弊等。对于工作人员而言,会计监督的目标可能包括确保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操守,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等。对于会计行为而言,会计监督的目标可能包括确保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促进财务管理的科学决策等。

监督依据

会计监督的依据实际上就是会计监督的标准,主要以各类会计规范作为约束、评价和指导会计工作的标准和依据。会计规范包括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它们规定了会计活动的基本原则、核算方法、报告要求等。会计监督依据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保护各方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和经济稳定。

延伸阅读
  1. 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有哪些监督管理要求
  2. 监事会与董事会的关系
  3. 普通合伙企业可以对事务执行人所做的限制是什么
  4. 财务违纪处罚时效是怎样的
  5. 股份有限公司怎么进行破产清算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外企在中国境内缴纳税收的步骤都是什么
  2. 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财务会计报告会受到什么处罚
  3. 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失职会受到什么处罚
  4. 国债的种类包括了哪几种
  5. 财务隐瞒私存单位小金库公款,财务构成何种犯罪
  6. 失信被执行人可以当财务记账吗
  7. 网贷电子单合同可以作为凭证吗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