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如何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如何处罚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1-09

 
121625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责任承担方式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责任承担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然而,除了上述八种罪行,该年龄段的人不负刑事责任。此外,《刑法》还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对于这一年龄段的人犯罪,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罚。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根据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意味着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时虽然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但由于精神病的影响,其责任可以被减轻。法院在判决时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考虑犯罪嫌疑人的动机、后果、自首表现等因素,行使自由裁量权。

盲人和又聋又哑的人

根据刑法规定,盲人和又聋又哑的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这意味着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人的刑事责任进行适当的减轻或免除。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定义和范围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刑法规定具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主体。根据我国刑法,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除了上述八种罪行,该年龄段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同时,《刑法》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根据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如果处于精神病状态,并由于精神病理的作用而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被认定为无责任能力人。

已满75周岁的人

已满75周岁的人,无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都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法院在判决时会考虑到年龄因素,对其刑事责任进行适当减轻。

生理缺陷者(聋哑人、盲人)

生理缺陷者,包括聋哑人和盲人,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人的刑事责任进行适当的减轻或免除。

延伸阅读
  1. 非法集资罪的最高量刑标准
  2. 现行法律下单位非法集资判刑标准
  3. 公司参与非法集资涉及员工的刑事责任
  4. 刑事责任的处罚方式
  5. 售卖假冒名牌的法律责任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2. 刑事速裁程序是否需要犯罪嫌疑人同意
  3.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
  4. 刑事附带民事案子提交材料
  5. 刑事案件二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6. 申请抗诉时限:向检察院争取正义的窗口?
  7. 醉驾简易开庭的流程适用吗?醉驾酒精300如何处理?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