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应明确审理期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法律知识

死刑复核程序应明确审理期限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1-07

 
121410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审核准所遵循的特别审判程序,是在人民法院内部实行的一种对死刑案件的特别监督程序。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均规定了诉讼期限,但惟独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没有作出规定。笔者认为,对死刑复核期限不做任何规定是不合适的,它已给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弊端。

死刑复核程序对司法系统的影响及其改进

1. 羁押问题与管理困难

死刑复核程序的延迟导致大量死刑复核案件无法及时结案,使被告人超期羁押,给羁押场所带来紧张局势,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这一问题在全国各级看守所普遍存在。由于死刑犯的主观恶性深,社会危害大,改造困难,加之长期羁押和数量众多,给看守所的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沉重压力。为维护正常的监管秩序,看守所不得不投入大量警力、物力和财力,对死刑犯进行重点防范和改造。

2. 死刑判决的不确定性

死刑复核程序的长期延迟导致死刑判决处于不确定状态。一方面,无法发挥死刑的震慑威力,另一方面,不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无法及时改判。适用死刑的目的是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给予严惩,对其他犯罪分子形成震慑。然而,由于部分死刑复核案件拖延,使得某些罪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监所关押的时间过长,给监管秩序带来负面影响,也使一些犯罪嫌疑人以其为榜样,抗拒侦查、审讯,力求减轻和逃避处罚。同时,长期处于绝望的精神状态的被告人在关押期间情绪易波动,容易发生事故。

3. 对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的破坏

死刑复核程序未规定审理期限破坏了对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程序之一,死刑复核程序与其他诉讼程序共同构成了刑事诉讼的有机整体。在其他诉讼程序都有审理期限规范的情况下,死刑复核程序的缺乏审理期限限制使得复核程序成为一个未知数,破坏了刑事诉讼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同时,享有死刑复核权者难以履行职责,监督死刑复核权的行使,死刑复核程序与其他诉讼程序之间缺乏紧密衔接,对刑事诉讼的严肃性产生不利影响。

4. 规范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期限的合理性

规范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期限具有合理性。刑事诉讼的价值理念不仅包括公正,还包括效率。在刑事诉讼中,公正应当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但效率也是重要的。特别是在死刑复核程序中,由于涉及到人命,人死不能复生,我们更应该强调公正的重要性。然而,公正并不是唯一的价值,不考虑效率的公正也是不完善的,正如那句法谚所说:“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公正的优先地位也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效率,不得不适当牺牲公正的价值。例如,对于确实应当判处死刑但在法定期限内无足够证据证明其犯罪事实的被告人,应当宣告其无罪。

延伸阅读
  1. 死刑复核程序的法律意义和任务
  2.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和目的
  3. 死刑复核程序的方式
  4. 刑法寻衅滋事罪条文规定是什么
  5. 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溯源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什么是非法注射物
  2.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3.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
  4. 一、死刑复核权下放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制定背景
  5. 刑事附带民事有伤残赔偿金吗?
  6. 申请抗诉时限:向检察院争取正义的窗口?
  7. 一般醉驾开庭要哪些人在场?法律规定醉驾收停车费吗?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