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抗诉的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二审程序法律知识

民事抗诉的程序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7-04

 
121240

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及抗诉程序

一、抗诉的事实和理由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并通过抗诉行使监督权。抗诉的事实和理由包括以下情形:1.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2.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3. 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4.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二、抗诉的程序

1. 抗诉的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得直接提出抗诉,只能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2. 抗诉的方式: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时,应当制作抗诉书。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监督权引起对抗诉案件再行审理的法律文书,其中应包括抗诉的事实和理由,抗诉的时间,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和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等信息。人民检察院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或证据来源。3. 对抗诉案件的再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直接进行再审,无需经过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

三、抗诉案件的再审

1. 接受抗诉及对案件再审时的法院的审级:人民法院对抗诉案件进行再审并不增加审级,再审程序是一种补救程序,并不是每个案件都必须经历的诉讼程序。人民法院接受抗诉及对抗诉案件进行再审时的审级,取决于人民检察院按照再审程序向哪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由该级人民法院接受抗诉并进行再审。2. 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对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进行再审时,有责任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以监督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处理。同时,人民检察院也应当派员出庭,以完整实现检察监督权。通过抗诉行使检察监督权,人民检察院能够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确保案件的正确判决和裁定,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
延伸阅读
  1. 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有争议的处理方式
  2. 民事纠纷诉讼申请人有哪些
  3. 人民法院公示催告查询
  4. 离婚案件中个人财产的调查
  5. 特别程序与调解的关系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审理附带民事上诉案件的法律程序
  2.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
  3. 民事诉讼反诉庭审程序的定义及要件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诉的意见,督促程序进行的具体规定如下:
  5. 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
  6. 公司破产重整期间的诉讼程序
  7. 管辖权异议的实质审查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