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1-28
1.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经审理后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2.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中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包括:
违反刑事诉讼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例如案件性质不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犯罪嫌疑人也不是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但在一审中没有实行公开审判,或案件的定案证据没有当庭质证等。
违反回避制度,即合议庭组成人员中及有关人员依法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情况。例如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或其他应当自行回避的人员没有回避等。
剥夺或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况。例如某审判员在庭审中未允许被告人进行辩护或最后陈述;未依法为盲、聋、哑、未成年人或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对当事人、辩护人关于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的申请置之不理或无理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民事赔偿要求未依法受理等。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情况,例如不具备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或人民陪审员法定资格的人参加合议庭;实际参加法庭审理的法官与法律文书中署名的审判长、合议庭成员不一致;审判委员会在委员未过半数的情况下研究并决定案件等。
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况。
对于上述两类案件,无论原来第一审是适用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原审人民法院都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因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不能将案件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但对于个别证据不清楚、有疑问的,合议庭可以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检察人员认为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并提出建议的,原审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延期审理。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切实纠正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仍然是第一审判决,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依照有关规定提出上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提起抗诉。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从收到发回的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在押的上诉案件,最长应当在两个半月内审结。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被羁押的上诉案件,一般情况下,应当在一个月内审结。对于一些比较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在一个半月内审结。但对以下情形在一个半月内不能审结,依照法定程序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1. 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 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 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 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有上述所列四种情形之一的,在一个半月内不能审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办案期限,从第二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或抗诉书的次日起计算。
实践中,对于被告人被羁押的上诉、抗诉案件,如果在法定期限内不能办结,应当变更对被告人强制措施,可以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期限不计入办案期限,但第二审人民法院不能中断对案件的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