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秘密审判到公开审判的法治进程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法律知识

从秘密审判到公开审判的法治进程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10-11

 
120942

中国诉讼制度的发展与公开审判的确立

一、中国诉讼制度的秘密特征

在中国历史上,直到晚清时期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诉讼一直以秘密为特征。根据北洋军阀时期陆军、海军审判条例的规定,军事法庭在审判时禁止旁听、辩护和上诉,实行秘密审理和秘密行刑,以便滥用权力和草率判决。同样,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了防止革命者利用法庭进行宣传,揭露反动和传播真理,也经常采用秘密审判的方式。

二、公开审判在宪法中的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三、公开审判在法律中的确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时,一律进行公开审判。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四、中国高官的公开审判案例

自1949年以来,中国多位高级官员进行了公开审判。例如:- 1952年,河北省人民法院公开审判了天津地委前书记刘青山和书记张子善的巨大贪污案,并判处死刑。- 1998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陈希同的贪污和玩忽职守案,判处有期徒刑16年。- 2001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涉嫌受贿一案,并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2000年,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的受贿、行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五、不宜公开审理的例外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和未成年人案件不宜公开审理。例如:- 黎庆洪案中,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指控,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决定不公开审理,但仍公开宣判。- 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公开审理,但可以邀请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

六、以公开名义进行的秘密审判

尽管公开审判原则的确立,但仍存在一些变相不公开审理的情况。例如:- 2009年,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原区委书记涉嫌报复陷害案在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但法院未给出合理说明情况下,拒绝公众旁听和媒体采访。

七、结论

公正、透明的审判应该主张公众监督,公开审判原则的实行有助于人民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情和处理案件。尽管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和变相不公开审理的现象,但这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违反了法院案件审理的原则。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公开审判的原则,促进司法的公正和透明。
延伸阅读
  1. 涉外刑事辩护需要经过哪些审理程序
  2.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3.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
  4. 交通事故赔偿保险公司应该赔偿哪些费用?
  5. 律师解答:法院公开宣判的原则和限制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违约金过高判决书
  2. 刑事复核维持原判后的程序
  3. 死刑复核权的尴尬地位
  4. 刑事案件二审:透明审理的应有之义?
  5. 交通事故有人死亡必须要开庭吗?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会被终身禁驾吗
  6. 上海醉驾的认定标准是什么?驾驶人员醉驾需要开庭吗?
  7. 检察院异地办案程序是怎样的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