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1-21
“双规”是指党的纪检部门接到群众举报或发现问题后,要求被查处人如实向组织交待自己的违法乱纪问题。然而,纪检部门并非司法机关,对于被查处人在“双规”期间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的认定存在分歧。
根据不同情形,可以将“双规”期间交待犯罪事实分为四种:
1. 举报人提供了明确的犯罪事实和真实证据,被查处人在“双规”前期否认犯罪,直到纪检人员出示相关证据后才交待自己的罪行;
2. 纪检部门尚未告知被查处人相关事实和证据,但经过教育后,被查处人主动如实交待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3. 虽有举报,但经过调查后发现举报内容不实,然而被查处人却主动交待了其他未被发现的犯罪事实;
4. 虽有举报,被查处人在交待被举报的犯罪事实后,还主动交待了纪检部门和司法机关事前不知情的其他犯罪事实。
针对上述四种情形,对于是否视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应有不同对待:
1. 在第一种情形中,被查处人并非自愿交待自己的罪行,因此不能视为自动投案,也不构成自首;
2. 在第二种情形中,纪检部门虽然事前掌握了被查处人的犯罪事实,但由于纪检部门非司法机关,认定为投案自首有助于被查处人改过自新,同时也有利于节约司法成本,因此可以视为自动投案,成立自首;
3. 第三种情形符合投案自首的特征,应当认定为投案自首;
4. 对于第四种情形,根据现有司法解释,如果被交待的其他犯罪事实与纪检部门事前掌握的不属于同种罪行,应当认定为投案自首。如果属于同种罪行,则不能认定为自首。然而,最终解决该问题仍需相关部门尽早作出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
“双规”是中共纪检机关和政府行政监察机关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特殊调查手段,适用对象有一定限制:
首先,“双规”并非适用于所有中国公民,而是仅适用于党内成员。然而,根据实践操作,适用对象并非一般党员,而是行使国家权力、担任重要职务的党员。根据中央党校张*山教授的观点,“双规”的对象是“执政党中行使国家权力的党员代表们”,而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所有党员。由于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同时又行使一定的国家权力,因此对他们的违纪行为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是合理的。
其次,无论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规定还是实际操作,采取“双规”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必须有人举报或纪检机关发现违纪嫌疑,并且需要大量证据证明被怀疑违纪的人,而不是毫无根据地要求某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待问题。实际上,由于“双规”对象往往是行使国家权力的官员,纪检机关在决定采取“双规”措施时比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刑事侦查中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要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