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活动对不同诉讼主体的效力问题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公诉活动对不同诉讼主体的效力问题是怎样的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1-04

 
120597
公诉活动对不同诉讼主体的效力问题是怎样的?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效力及其对检察院的影响

对检察院的效力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诉讼原理,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活动在多个方面具有效力,并且这种效力因主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首先,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对检察机关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效力,具有一定的拘束力。这种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不再起诉的义务

一旦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对于起诉书所指控的人和事,在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判之后,就不得再对该人和事提起公诉。然而,对于存疑不起诉或者在起诉之后因发现证据不足而撤回起诉的案件,由于尚未经过人民法院的审判或者人民法院还没有对案件作出生效判决,因此如果检察院发现新的证据,可以就同一事实对同一人再次提起公诉。至于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之后,检察院是否能就同一事实对其他人提起公诉,或者就同一事实或同一事实中的一部分以不同的罪名对同一人提起公诉,需要进一步研究。

2. 举证的义务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活动使检察院自己处于求刑地位,因此具有向法院提供证据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的义务。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中,检察院必须派人出席法庭,除了宣读起诉书指控犯罪之外,还必须向法庭提供足够的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确实存在并且是被告人所为的证据。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中,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同时,必须向法院提供足以证明指控的事实存在的证据。如果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同时未能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将承担败诉的后果。

3. 服从的义务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由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的基础上依法裁判。检察院必须服从法院的裁判。这里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于未生效判决的抗诉,是检察机关作为公诉机关应当享有的一定权利。这种权利与被告人的上诉权利一样,属于诉讼权利本身所包含的一种权利。它的行使只是为了申明自己的诉讼主张,是在诉讼过程中重申自己的诉讼请求,因而对未生效判决提出抗诉与是否服从法院的裁判没有关系。服从法院的判决意味着对于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必须执行。

延伸阅读
  1. 刑事证据展示活动的参与者
  2. 商号权的管辖权问题
  3. 遭遇非法征地:维护权益的法律途径
  4. 一、民商类一审结案时间的法律规定
  5. 行政诉讼的范围和类型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伪证罪的量刑标准及定义
  2.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3.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4.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5.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