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1-08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公共场所包括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等。此外,礼堂、公共食堂、游泳池、浴池、宾馆饭店等供不特定多数人随时出入、停留、使用的场所也属于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的特点是人员聚集量大,流动量大。如果公共场所的秩序遭到破坏,就会导致混乱状态,影响其他人的正常活动和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是指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
根据违法行为的轻重,可以确定相应的处罚标准。
对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一般违法行为,根据情况轻重,可以给予警告处罚或者最高200元罚款。
以下情况属于较重违法行为:
如果造成交通堵塞、秩序混乱时间在30分钟以上,可视情节较重,适用较重的处罚标准。
较重违法行为的罚款基准为500元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对于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可以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