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对象是指被害人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法律知识

犯罪对象是指被害人吗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08-02

 
120217

犯罪对象的定义及分类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人或物,体现了犯罪的客体。同一个犯罪对象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客体。例如,公共汽车被破坏,这个犯罪对象可以体现公共安全的社会关系(在行驶中被破坏),也可以体现公共财产所有权的社会关系(在车库中被破坏)。有些犯罪没有具体的犯罪对象,例如脱逃罪;而有些犯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特定的对象,例如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犯罪对象的具体表现

大多数具体的犯罪行为都直接作用于一定的标的,使其发生损毁灭失或归属、位置、状态、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改变。这些行为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危害,进而阻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对社会造成危害。人们对于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认定过程往往从犯罪对象的感知开始,通过对其受犯罪作用情况的检验分析,进而认识到其所代表的、受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危害的情况,确定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犯罪的性质。

犯罪对象的分类

从类型上看,犯罪对象包括物体和人体两种。

物体是指货币、物品等一切具有价值和归属关系的东西。根据归属关系的不同,物体可以分为国家所有物、集体所有物、混合所有物和个人所有物。根据存在形态的不同,物体可以分为货币、实物、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及动产和不动产等。

人体是指人的身体,受犯罪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生命、健康、名誉和安宁等方面受到的损害或胁迫。

犯罪对象与犯罪所得之物、犯罪所用之物的区别

犯罪对象不同于犯罪所得之物和犯罪所用之物。

犯罪所得之物是指犯罪人通过犯罪行为所取得的财产或物品,即赃物。例如,受贿罪中受贿人收受的财物即为犯罪所得之物。

犯罪所用之物是指犯罪人进行犯罪活动所使用的金钱或物品。例如,进行走私犯罪时用来运输走私货物的汽车等交通工具即为犯罪所用之物。

犯罪对象的含义

犯罪对象的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犯罪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

其次,犯罪对象可以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

最后,犯罪对象可以是刑法规定的人或物。

延伸阅读
  1.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未成年人
  2. 刑讯逼供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条件和区别
  3. 刑事拘留的对象包括什么
  4. 传唤的对象怎样确定
  5. 强制猥亵罪和强奸罪之间的区别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2.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3.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4.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5.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6.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7. 自诉案件立案标准是什么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